天美借势长青风口,《王者荣耀》和《三角洲行动》业绩再攀高峰

各类单机,绅士游戏资源:https://www.acghuo.top/

昨日,腾讯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其游戏业务再一次展现了马化腾年初所称赞的“非常争气”的表现:第一季度游戏收入达到595亿元,国内市场收入同比提升24%,而海外部分则增长23%。回顾腾讯游戏近年来的发展,成长模式已经从扩充产品数量转向提升产品质量,尤其是在长青游戏战略上获得了显著成效。腾讯特别强调,多款长青产品是推动一季度流水创历史新高的关键,如《王者荣耀》和《穿越火线手游》;此外,天美工作室的另一佳作《三角洲行动》也备受关注,其日活用户今年4月突破1200万,成为近三年新发游戏中日均活跃用户数最高的代表。

这并非《王者荣耀》和《三角洲行动》首次在腾讯财报中亮相。《王者荣耀》自2015年上线以来已多次登上财报,被冠以“中国第一、全球第一”以及“创纪录”等称号,不乏“日均1亿DAU”的耀眼数据;《三角洲行动》连续跻身财报榜单,其全球同步上线后,在移动端和PC端均呈现出超预期的增长态势。值得关注的是,本季度财报中特别提及天美多款产品的优异表现,这也是在副总裁姚晓光带领下,经过战略和组织升级后的天美交出的首份亮眼成绩单。

在游戏市场整体进入平稳期、赛道趋于饱和、以及用户兴趣相对减弱的背景下,挖掘新的增长动能已成为全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在腾讯长青游戏战略的指引下,天美通过持续展现的优异业绩,也许能为业内厂商如何应对市场变革、跨越周期提供有益借鉴。

长青游戏:易懂难行

对于各大一线厂商来说,长青游戏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但要真正做到经久不衰却不易实现。以腾讯早在十年前提出的长青游戏概念为例,其定义为“年流水超过40亿元,且手游季度平均日活突破500万或者PC游戏超过200万的产品”。

不同公司的长青游戏标准存在差异,而随着全球游戏市场不断融合,亚洲与西方在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上相互借鉴,不少海外主机厂商纷纷进军服务型游戏领域,不过他们在追求长青之路上也屡屡遭遇挫折。虽然中国公司在服务型游戏上已处于领先,但长期经营并不意味着必然成为长青游戏。前者仅要求保持盈利、稳定用户基数和合理付费率,而真正的长青游戏不仅持续推动用户和营收增长,更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强力支撑,这远比一款爆款产品的诞生要来得艰难。

以目前广受关注的买量型游戏为例,其主要依靠流量来维持收入,但普遍存在激烈的用户流失现象,整体留存常呈现“421”模式:第二日留存40%、周留20%、月留10%。不少买量产品为了保持规模不得不以牺牲利润率为代价,且一旦特定用户池耗尽,就会步入衰退。与此同时,买量成本的不断攀升也使得长期运营风险加大。

而内容驱动型游戏,则面临着保持内容新鲜所需的大规模研发团队和工业化生产管线的挑战。即使做到了这一点,玩家对流水线式内容也很容易产生疲惫感,随着游戏生命周期和同质产品增多,这种疲劳感会不断累积,形成结构性的难题。至于主打UGC玩法的平台型游戏,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长期激活足够用户进行内容创造,因为大多数玩家依然更倾向于消费而非生产内容,这就要求产品必须拥有更大的用户基数同时降低创作门槛,难度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游戏,真正能经受时间考验的长青产品,往往在自身内部沉淀了一整套被用户认可的经典规则,甚至成为了该品类的标准制定者。现今游戏行业的现状更接近于赢家通吃,正如腾讯财报中所展示的那样,《王者荣耀》的DAU破亿和《三角洲行动》日均达到1200万,都堪称行业爆款的代表。

那么,作为同时拥有《王者荣耀》和《三角洲行动》的天美,是如何在长青之路上不断刷新增长数据,同时又凭怎样的策略让新品迅速跻身“准长青”行列呢?

双重策略,穿越周期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腾讯高管首次用“品类领导者”来形容腾讯游戏业务,这既是对天美等头部工作室出色表现的认可,也说明了腾讯在全球竞争中已成为真正的“棋手”。如今,腾讯围绕旗舰长青产品和新锐爆款这两大场景展开战略布局,分别体现在《王者荣耀》和《三角洲行动》的成功经验中,揭示了穿越市场周期的秘诀。

· 持续长青

对于如何保持《王者荣耀》这类旗舰产品的长青,关键在于其所处的竞技赛道。《王者荣耀》作为一款规则驱动的竞技游戏,在全球市场中始终独树一帜。早在端游时代,竞技游戏常以国外标题或玩家自制MOD呈现,而中国自主研发的竞技手游概念直到移动时代才逐渐兴起。

回顾《王者荣耀》于2015年发布之初,其开发团队所面临的首要挑战便是技术攻坚。从实时联网稳定性、断线重连,到手机硬件性能限制以及如何在不依赖虚拟数值平衡中实现变现,这些都是当时无人探索过的难题。如今,《王者荣耀》不仅逐步突破了技术瓶颈,还凭借公平竞技和强大的社交体验,推动了MOBA品类在用户规模和情感投入上的全民普及。游戏内融入众多中国本土英雄设定,使玩家能够潜移默化地将个人情感和认同感投注在角色上,再加上不断推陈出新的版本更新和运营战略,最终让“好玩”成为众多玩家共识。

《王者荣耀》作为国民级游戏,其面临的最大考验在于如何不断推出创新保持产品活力。十余年的运营实践表明,长青游戏需要对产品和用户持续投入耐心与精力,这不仅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逐步塑造了其作为年轻人社交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平台。游戏在体验上不断推陈出新,如10对10、势力对决、觉醒之战等多样化玩法,不仅丰富了MOBA品类,也注入了全新的竞技体验。去年推出的灵宝系统更成为玩家情感寄托的一部分,仿佛养成一只电子宠物,给人无限乐趣。

在运营层面,针对匹配机制、赛后评分、英雄平衡等竞品共性问题,项目组通过多种渠道(如直播、线下活动等)与玩家直接沟通,积极吸取意见进行迭代优化,使得老玩家和新用户均能体会到持续改进后的游戏体验,实现了用户的良性循环。

· 新锐爆款

相较于《王者荣耀》在手游初期的艰辛探索,《三角洲行动》则展示了天美在存量市场竞争中如何迅速打造出高潜力新品。射击游戏作为长期吸引大量用户的经典赛道,近年来整体趋势从传统人头和时长计分向更丰富的物资战术转变,同时用户对游戏品质的要求愈发苛刻。《三角洲行动》在这种背景下,不仅在画质和跨端体验上实现了对标海外顶尖射击游戏,还对模式进行了优化:扩大了大战场容量、降低了搜打撤模式的门槛,致力于让更多玩家都能轻松上手并享受射击快感。

在《三角洲行动》中,无论玩家选择全副武装猛烈进攻,还是以另类“破旧装扮”闯入战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玩法,这正契合了“让玩家成为自己的英雄”的设计理念。正因如此,《三角洲行动》上线仅半年便凭借出色的玩家体验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再创近三年新发产品日均活跃用户的新高,进一步拓宽了FPS游戏的市场边界。

自2008年成立以来,天美已构建起包括MOBA、射击、竞速、派对及SLG在内的多元产品矩阵,这离不开其在内容、玩法和技术上的不断探索。随着腾讯游戏2025 Spark发布会相继推出《王者荣耀世界》、《逆转:未来》以及去年宣布与卡普空合作的《怪物猎人:旅人》等新作,天美正向更多品类长青的极限发起挑战。

图片[1]-天美借势长青风口,《王者荣耀》和《三角洲行动》业绩再攀高峰-杯杯阁

国研崛起,预见未来

随着Q1财报季的逐步落幕,各大游戏产品业绩的亮眼表现不断引发资本市场的热议,但更多时候我们应关注其背后的开发团队。从腾讯、网易、米哈游到游戏科学,多家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接连取得佳绩,从代理到合研、从原创到引领,甚至上演了对抗海外巨头的壮举,中国自研游戏工作室正不断崛起,而开发团队真正的长青之道,或许比产品长青更难实现。

· 关注潮流

优秀的研发团队首先需要敏锐捕捉行业趋势,洞察市场和用户习惯的变化。近年来,多端融合已成为长青游戏的重要方向,这不仅是规避渠道分成问题,更是大屏与小屏用户体验优势互补的必然选择。对于以手游起家的新兴厂商,这是一种突破;而对于如天美这样跨越PC与移动时代的工作室来说,则顺理成章。依托《王者荣耀》、《QQ飞车》、《使命召唤手游》和《合金弹头》等多款经典作品积累的经验,新品如《三角洲行动》便采用了双端同步运营模式,让不同平台的用户都能享受极致的游戏乐趣。

· 用户至上

无论是成熟的《王者荣耀》,还是充满活力的新作《三角洲行动》,其研发和运营的核心理念都是以玩家需求为出发点,精心设计玩法和打造沉浸体验。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和玩家社群广泛收集反馈,实现产品的敏捷迭代,从而让游戏在不断更新中始终充满活力,紧跟市场潮流。

过去有人调侃腾讯游戏可以“一插扁担就开花”,但如今流量时代已成往事,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真正重要的已是产品本身的品质和研发团队的执行力。

· 人才聚集

捕捉市场机会固然重要,而将创意落到实处更需要团队具备高密度的人才和丰富的品类经验。以《三角洲行动》背后的天美J3工作室为例,他们从《逆战》、《CF手游》到《CODM》在射击游戏领域积累了多年的技术和经验,这正是《三角洲行动》达到顶级品质的重要保障。当前,能够在同一工作室内实现跨周期、跨平台发展的案例寥寥无几,那些将产品打造为IP并成为文化现象的更是凤毛麟角。随着XR等新一代游戏技术的逐步普及,部分人可能会固守旧有模式,而另一些人则勇于开创未来。

中国游戏产业“大而不强”的时代已成为过去,随着全球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下一位能够穿越市场周期的领军者又将是谁?

最终,答案或许正是天美:天公作美,事在人为。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041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