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战利品箱标签标注不一致问题解析——游戏内虚拟物品标识指南

关于游戏抽奖箱评级标签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简介
抽奖箱(Loot Box)研究员Leon Xiao发现,关于随机奖励抽奖箱的评级标签在不同评级机构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此次研究主要关注北美的ESRB评级系统和欧洲的PEGI评级系统,是否在施行“游戏内购买(包含随机物品)”标签时保持一致。两者都在政府监管压力下相继推出类似的标签,采用了几乎相同的评定标准,以确保对玩家的透明度。
对Google Play游戏的抽奖箱标签检测
Xiao还抽样检查了Google Play平台上100款已知含有抽奖箱的游戏,核实是否在各自的评级信息中标注了相应的“含有随机购买”标签。排除掉端口移植、多次重制的版本以及在某一市场发布而非另一市场的游戏后,研究发现共有66款游戏应包含此标签,但实际上只有26款(占比39.4%)在两个评级系统中都显示了标签,剩余40款(占比60.6%)只在一个评级系统中出现。
评级标签的差异与偏差
研究显示,PEGI对于标注有抽奖箱的游戏更为积极,警示消费者的游戏数量达35款,而ESRB仅标记了5款游戏。以《原神》为例,杰出指出“令人非常失望”的是,作为一款依赖抽奖箱的高知名度游戏,ESRB未给予其随机购买标签。
Xiao分析认为,PEGI在引入标签后部分游戏会主动追溯性应用,而ESRB则未必如此。这可能是导致双方评级差异的一个原因。即使采用不同的方法对ESRB进行“宽容”评估,结果依然显示其与PEGI的标签一致率仅为74.3%。
在Google Play平台的标签落实情况
对于Google Play,Xiao发现仅有29%的100款含有抽奖箱的游戏正确显示了该标签。为确保游戏中抽奖箱未被开发者移除(如近期《战斗明星》和《马里奥卡丁车旅游》等游戏所为),他重新试玩确认,所有游戏仍包含抽奖箱,未做删减。
未来合作建议
Xiao建议,ESRB、PEGI以及德国评级机构USK应加强合作,统一应用抽奖箱标签,尤其应追溯性地标记一些较早发行的游戏。此外,应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一旦某个评级机构决定将某款历史游戏或新游戏标记为含有抽奖箱,应及时通知其他机构,确保评级的一致性。
他说:“建立一个集中资源库也很必要,无论哪个评级系统决定为某款游戏打上抽奖箱标签,都应该与其他系统沟通,确保标记的统一与准确。”
重要更正
[更正:] 原文曾提到在宽容评估条件下,ESRB未给出标签的游戏中,有9款PEGI给予标记。经过修正,此数字应为4款,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常见问答(FAQ)
Q: 为什么不同评级系统对于抽奖箱的标签会存在差异?
A: 这主要是由于各评级机构采用的评定标准、区域法规以及标签应用的主观判断不同,同时也存在部分机构在引入标签后未能及时追溯全部游戏的情况。
Q: 该研究对未来游戏评级有何意义?
A: 这提醒各评级机构需加强合作与沟通,建立统一的标签标准与信息平台,以提升评级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保护玩家权益,尤其是在涉及随机性内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