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改革?离开二游不做抽卡还能创造奇迹吗?
最近,米哈游新作《星布谷地》正式亮相。把祖传饭碗一丢,跑来模拟经营抢饭吃了。

老X我也是第一时间体验了下,什么福瑞控狂喜、小王子式的星际漫游、海边的蓝眼泪,氛围感确实拉满。但多玩玩,你就会发现一件巨反常的事儿。这游戏,它至少目前没抽卡。
要知道,最近几年,米哈游靠着一手Gacha炼金术,搜刮了全球二游玩家的钱包。现在却放着金饭碗不拿,来搞模拟经营。而且米哈游挑的这个赛道,可不是什么蓝海,早已经卷得血流成河。

抛开单机不谈,往近了说,有网易的《山海奇旅》,腾讯代理的、主打微观视角的《粒粒小人国》。最近还有个《我的花园世界》。大伙儿可能听都没听过,但两个月却狂揽了过亿流水!就连《摩尔庄园手游》的前制作人,也带着经验跑出来单干,搞了个《米姆米姆哈》。

那么,腾讯、网易、独立团队、野生高手……面对一堆竞争者,《星布谷地》到底做的咋样?
划重点一:自废武功后,米哈游,还能成功吗?
光听名字就知道,《星布谷地》,不说别的,种田肯定少不了。开垦田地,采集果实,收割水稻,钓鱼,捕捉昆虫,赶海......可以说,一般种田游戏里有的,这里都有。

如果说哪里做出了新意。一个是把世界做成了星球,把家园等级那套东西搬了过来。星球树等级越高,对应能解锁的东西也就越多。
另一个,则是可以开车前往其它星屿,这也是老X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每到一个其它星屿,俺就跟李三光进村了一样,能带走的统统带走,一颗草也不放过。

那么,靠做种田,让玩家天天沉迷锄大地、钓鱼、砍树,《星布谷地》就能成功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大家有稍微研究过模拟经营类游戏,就会知道,“种田”是一种天然的单机玩法。它可以给人「从无到有」的短期满足,却很难撑得起网游的长线运营。
其实业内类似的案例不少。去年《心动小镇》上线后,还没几天,评论区画风就变成了:“玩一会就不知道干啥了,任务几分钟搞定,然后就是无尽的空虚。”


还有更惨的《摩尔庄园手游》,不知道还有多少观众,记得「圆脸耗子锄大地」这个梗?

老X我当年就分析过。尽管回忆杀拉满,但游戏将农场定为前期的核心玩法后,很多玩家是接受不了的。—— “我辣么大一个自由的摩尔庄园,怎么就变成上班打卡了?”

这也好理解,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爱种地,喜欢肝的感觉。我这次还看见一个《星布谷地》的神评论,“可以抓奴隶来帮忙种地吗?”好家伙,8+游戏,愣是被你打造成赛博棉花园是吧。

好,如果种田不足以成功,还能加什么?
也简单,学动森,搞UGC。让玩家自由表达,盖房子、造家园,用爱发电,这也是业内做模拟经营的常见思路。不吹不黑,虽然是一测,但《星布谷地》的建造模式,已经做得相当可观了。功能一开,整个星球随意DIY,地形自定义。
比如把地图上的树都收起来,挪到一起做个果园。我中间才两天没玩,别人家就都变成水族馆了。而在微观上,米也做得很细。游戏里的微波炉、空调都能打开,你甚至还可以泡澡。

并且这次测试,我也没有看到明显的负载提示,主打一个服务器空间管够。不得不说,比起《原神》那样中途塞个「千星奇域」,模拟经营,才是UGC真正的天然土壤。
那么,靠搞UGC,《星布谷地》就能成功吗?我只能说,也悬。
大家要知道,家园玩法,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这东西在中国网游史上,都快20年了。如今但凡是大一点的网游,基本都带个家园。逆水寒、剑网3、原神的尘歌壶,大把撒钱的《元梦之星》......造碉堡、造恐龙、看电视,其它游戏厂商搞的花样儿,一点也不比米哈游少。
而这个模式,就非常挑人。没人会为厂商给的那点三瓜两枣,而花几百小时搞建造,基本都是图一个自我满足。像老X我,几乎是从来不碰建造的。狗窝能住就行,不然太杀时间了。这也就导致,UGC它更像一个添头,不足以支撑起一款长线运营的网游。会玩的人就会去玩,不玩的人就不会去玩,无法满足所有玩家。"
划重点二:唯一可能成功的道路——社交
那么,种田不持久,UGC又挑人。《星布谷地》要想成功,方程式里还能加啥?
答案其实就两个字——社交。

还记得前边说的《心动小镇》吗,这游戏就把社交做得很重。一个地图里有12个家园,相当于是强制给你分配11位其它玩家当邻居,每次上线还会换新。而社交,最终也成了《心动小镇》的王牌。上线快一年半了,隔三差五还能进个畅销榜前10,连带着让公司财报都扭亏为盈。

那么,从不擅长做社交的米哈游,能复制这条财富密码吗?
老X我研究完发现,《星布谷地》的社交设计,大概还处于一种「想了,但还没想好」的阶段。首先第一层,就是动森、星露谷那样的,游戏内部NPC对玩家的模拟陪伴。
是的,虽然没有抽卡,但米哈游并没有放弃角色塑造的祖传技能,而是设计出了各种福瑞NPC给你当邻居。比如云果,在情绪激动时会不自觉地蹦出四川话;还有玩偶设计师,小羊绵朵莉,喜欢蓬松的东西,闲着没事梳梳羊毛,甚至会说玩偶都是自己手工咩的。


兄弟们,这个我是真喜欢。
因为NPC有搭载AI,所以还可以聊天,并根据你的动作表情有所回应。像这次测试非常搞的,就是玩家可以对着NPC磕头。没事磕一个,看看对方反应。只能说一句,何意味啊?

然后是社交体系的第二层,有边界的好友社交。征得对方同意后,就能去对方的星球拜访,就像是《原神》里让好友来自己的尘歌壶。
当然,加了好友后还有些其它玩法。例如动森最出圈的炒大头菜环节,老米自然是不会放过的,直接一个拿来吧你。通过非对称的模式,创造玩家间“不打扰”的共同话题和社交驱动力。
最后第三层,也是《星布谷地》和其它米家游戏区别最大的地方。这游戏是有类似派对游戏广场那种公共空间的,叫星空街市。

不过和元梦之星等游戏比起来,米哈游目前在MMO大厅上的设计,还很保守。除非是在特定的咖啡厅和聊天区域,或者互相加上好友,否则你是看不到陌生人的聊天文字。包括你想认识人,也必须先主动做一个社交动作,然后才能开启公屏聊天。

一通分析你会发现,至少一测,《星布谷地》并没有把人与人的社交当做重头戏。或者说,比起过去的米家二游,它是想多迈出几步,但暂时也只想创造一种比较弱的连接。
这种策略能走向成功吗?我不好说。
确实,米哈游的玩家,或者说二次元玩家,本来就是那群最讨厌强制社交的人。就像我一姐们,玩原神4年,从来没让人进过她的世界。问题是,前面说过,无论种田还是UGC,都很难支撑一款模拟经营游戏若干年的长线运营。
所以,比如增加玩家漂流瓶功能等等,如何把握好这种“弱连接社交”的度,让它不至于太孤单,又或者太吵闹,大概就是《星布谷地》后续最重要的事情。
当然,现在毕竟是一测,包括商业化方式等等,很多东西都还不确定。要是将来一个腮红8块钱,那就当我啥都没说好了。

(关我千星奇域什么事.jpg)
划重点三:未来的米哈游将走向何处?
那么,《崩坏:因缘精灵》《星布谷地》的出现,意味着米哈游改变了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如果说2020年用《未定事件簿》做乙游是小试牛刀,那如今迈出二游赛道,开始做自走棋,做种田,做社交,显然是宣告着米哈游已经大举开启了自我革命。甚至《星布谷地》刚开测,老米就又发布了一个新的UE5写实奇幻预研项目。

(未定事件簿)
随着产品越来越多,玩家心中自然也会有一个疑问——所以,如今到底什么是米哈游?
你可能以为我要开吹或者开喷,但今天老X我,更想说些实话。虽然我们常把一家公司进行拟人化处理,腾讯如何,网易如何。但事实上,当一家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它其实是不可能被高度概括出一个所谓的形象的。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就像腾讯某知名工作室的信念,其实是「创造伟大的作品」,并且大多数核心成员,也都在这么践行着。但我估计观众里,会相信这件事的人,可能不到10%。
所以,对米哈游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说《崩3》《原神》时期,米哈游还能用「技术宅拯救世界」来自恰,用宅男、二次元、技术力等一些关键词来总结。那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定程度的形象模糊,或者说是磨损,都是必然的。
米哈游的创始人之一蔡浩宇,曾经有句名言——没看过EVA,那怎么做朋友。最近,恰逢EVA剧场版的最后一部《终》在国内上映。而《终》,讲的就是一个关于长大、成熟与答案的故事。

或许,这也正是米哈游的故事吧。技术宅,也该长大,去面对现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