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奥与兔子奇遇再聚首:配乐获奖是我们的目标

《马里奥+兔子:希望之光》游戏资讯
游戏概述及背景
我真希望能在2017年《马里奥+兔子:王国战役》的宣传会议上偷听一眼。我只能猜测会议内容可能是:“我们的游戏将全球喜爱的马里奥系列与略带烦人的兔子结合,制作一款回合制队伍策略游戏,就像《Xcom》一样,哦对了,马里奥还会用枪。”
这个创意听上去如此荒谬,至今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游戏消息一经泄露,粉丝们的反应也非常激烈,感到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粉丝的态度很快发生了转变。原因之一是发现游戏的总监Davide Soliani也是一名Nintendo的超级粉丝——他会进口日本的交响乐专辑,曾在雨中排队数小时见到偶像(和现任同事)宫本茂。
随着游戏的正式推出,玩家们逐渐认识到这款作品既疯狂又精彩,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开发历程与团队心声
五年时间、一款可下载的扩展包和千万玩家后,Mario + Rabbids的世界再次碰撞出火花——《马里奥+兔子:希望之光》正式推出。如今,Soliani及其团队已不再是背负压力的“新人”。
“我总是心存怀疑,”Soliani在接受GamesIndustry.biz采访时坦言,“我会问自己:我做的这些真的符合大家的期待吗?在上一款游戏中,我紧张得甚至发短信给队友们:天啊,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做游戏了。那时我对压力感受很强,即使那款游戏并没有被赋予很高的期待。在四年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倾注了所有的爱,面对压力谁都会感受到。”
“如果说《王国战役》的压力是100%,那么《希望之光》就是300%。在发售前,我们总是祈祷自己能被认可,谁都不知道会怎样。”
“只要一个细节出错,或有人说错话,过程都可能崩盘。我们曾在E3官方披露前几个月遭遇过泄露,很多人在论坛上发出恶劣的评论(我不会复述具体内容),但最后他们又转变了看法,因为大伙看得出制作团队充满热情。那次我们也算是走运。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事都无法控制,只能祈祷一切顺利。”
创新与变革
Soliani理解团队面对巨大挑战时的焦虑,因为这是一次大幅度的创新。团队试图重新塑造《马里奥+兔子》的游戏玩法,甚至放弃了部分人气最旺的元素,比如网格系统。考虑到第一作的独特性,玩家可能会期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化,但Ubisoft Milan却选择了彻底变革。
“玩家需要一个真正的理由去玩我们的游戏,”Soliani说,“不能仅仅因为上次成功就继续复制粘贴。我们一直在创造全新的体验。”
“这也是我们与任天堂保持一致的原因之一,他们总是在寻找新方式吸引玩家,用新机制和新体验。很疯狂,是吧?通常在续作中,你可能会选择专注于某个方面,比如改变探索模式。”
“但从《王国战役》到《希望之光》,我们改了太多东西:探索、战斗系统、加入‘火花’机制,还有RPG元素……变化如此之大,整个团队都感到压力很大。开发过程中,无论是我还是制片人都很担心。”
游戏特色:突破传统
《希望之光》的一大亮点是玩家可以直接控制角色,相较于第一作中,玩家扮演的是助手机器人Beep-O,它跟随马里奥和兔子行动。这似乎不像什么大变革,但对于Ubisoft和Nintendo来说,意义非凡。“我们与Nintendo合作已经八年了,从未停止合作。他们一直在关注我们的项目。”Soliani表示。
常见问答 (FAQ)
Q: 《马里奥+兔子:希望之光》中有哪些新玩法?
A: 游戏中玩家可以直接控制角色,体验全新的战斗机制和探索方式,加入了“火花”系统以及RPG元素,带来更加丰富的战术体验。
Q: 这款游戏对粉丝来说有哪些特别之处?
A: 除了延续原有的幽默和创意,还在玩法和系统上进行了大幅度创新,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值得关注与期待。
``````html开发幕后:不变的初心与创新的突破
“这八年来,什么都没有改变,我希望它永远不会改变。”
在谈到《Sparks of Hope》时,创意总监曾表示:“我对任天堂说过:我希望可以直接控制角色。这是只有任天堂自己才能做到的事。我们在《Kingdom Battle》时,想确保玩家能在一瞬间就认出这是一款Mario平台游戏。”
他续言:“在Mario + Rabbids中,角色排成一队,Beep-O站在队伍前面。很多人在网上问:为什么Beep-O在队伍前?为什么是一队?答案很简单:我们不是一款平台游戏,我们希望玩家理解这一点。所以,《Sparks of Hope》的最大挑战就是改变这种模式,创造一种全新的、具有直接控制体验的游戏。”
从《Kingdom Battle》到《Sparks of Hope》:创新与变革
“从《Kingdom Battle》到《Sparks of Hope》,我们变化了太多东西。”
随着游戏规模和追求的提升,Mario + Rabbids团队在过去五年中显著壮大。虽然依旧由育碧米兰工作室主导,但得到了育碧巴黎、蒙彼利埃、浦那以及成都等多个工作室的支持。整个团队规模几乎比前作多出四倍。
然而,创意总监表示:“最大的变化并不在于团队规模或地点,而在于他们对作品的感受。”
团队变革的原因与过程
“团队发生巨大变化,原因多方面。” Soliani说道,“第一,团队在看到第一款游戏在E3获得的反响后,感到非常自豪。人们排队六小时试玩,获得许多奖项……他们意识到玩家喜爱我们在做的事。这是第一次变化,团队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受到了认可,开始有了更多自信。”
“第二个变化是,为了继续这段冒险、追求更大野心,我们必须招募更多人。由于团队几乎比前作大了四倍,我们需要进行大量调整与管理。同时,因为团队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工作室,沟通变得更加频繁而重要。”
“当团队规模扩展三到四倍时,融入新人的时间变得尤为关键。我们需要让所有人了解游戏理念、文化,激发对项目的热情。而我很幸运,和团队中的每个人合作都很愉快。不同文化的融合也让我收获很多。”
在封锁期间,《Sparks of Hope》的部分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多工作室合作应对封锁挑战
“在封锁期间,团队合作成为关键。” Soliani提到:“在《Mario + Rabbids: Kingdom Battle》最初,我在米兰的办公室与六名同事合作,整个过程非常顺利。随着团队扩大到15人、20人,仍比较轻松,因为空间有限。”
“但随着团队增长,特别是在开发《Sparks of Hope》时,我们与全球不同的工作室合作,为了保持沟通的连续性,必须频繁举行线上会议。跨时区的协作带来了不少挑战,但这也成为推动项目发展的加速器。”
团队跨国合作的管理经验
“管理多个工作室需要大量沟通。沟通即善意。花更多时间用正确的方式交流,能避免误解与问题。”
“第一次希望采访Soliani是在2017年的E3。当时育碧举行新闻发布会,Soliani对外介绍《Mario + Rabbids》。那时还未正式公开预告,但我立刻请求与他联系。”
未来展望与玩家期待
“我们希望延续初心,不断创新,让玩家体验到更具深度与趣味的游戏。”
常见问答(FAQ)
Q: 《Sparks of Hope》相比前作有什么主要变化?
A: 主要在于控制方式的革新,从被动队列变为玩家可以直接操控角色;同时团队规模扩大,跨国合作更为紧密,游戏内容更丰富、更具挑战性。
Q: 开发过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 最大的挑战在于管理一个国际化、多工作室合作的团队,确保沟通顺畅、目标一致,并在疫情期间应对远程工作的困难。这些都被视为推动团队成长的重要因素。
```游戏开发幕后:音乐制作团队的精彩合作
在《马里奥+鲁宾斯:希望之光》的制作过程中,音乐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游戏的配乐由三位传奇作曲家共同打造,彰显出这款游戏的音乐丰富性与多样性。虽然游戏发行前的测试阶段充满了紧张与不安,但最终的成果令人振奋。
游戏音乐:来自三位大师的精彩融合
三位传奇作曲家的合作
《马里奥+鲁宾斯:希望之光》由三位著名作曲家共同谱写音乐作品:Grant Kirkhope、Gareth Coker 与 Yoko Shimomura。Kirkhope曾为《王国之战》等作品创作音乐,Goker以《奥里》系列、Minecraft 和 Halo Infinite闻名,Shimomura则以《马里奥RPG》、《最终幻想》、《王国之心》、《街头霸王》等作品著称。
作曲家间的合作与交流
SOLIANI 提到:“我本人是个大音乐迷,曾经弹贝斯,后来面临要不要进入音乐产业或视频游戏产业的抉择。当时我选择了音乐行业,因为意大利没有软件公司,但后来 Ubisoft 来了。”
他继续说道:“我爱音乐,也喜欢Grant在《王国之战》中的工作。我不知道我未来会怎么走,但我知道Grant永远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即使在社交媒体上常常跟他开玩笑,私底下我们也一直在轻松地抱怨对方。”
多重情感与丰富的音乐体验
“因为《希望之光》是一段太空旅程,我觉得有必要加入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游戏中充满了各种情感,不同音乐元素来自Gareth、Shimomura-san和Grant,这会带来丰富多彩的场景。”
对Grant的高度评价
他总结道:“我还想说点关于Grant的事情,我相信他即使很固执(笑),但从《王国之战》到《希望之光》,他的音乐创作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现在,他写出了许多杰作。虽然别告诉他我说这个,否则他会知道我爱他的音乐。”
“我听着我们录制的管弦乐,甚至为此流泪……如果这些作曲家没有奖项,我会考虑换工作。”
常见问答(FAQ)
Q: 《希望之光》的音乐创作团队有哪些主要成员?
A: 主要由Grant Kirkhope、Gareth Coker 和 Yoko Shimomura 三位传奇作曲家合作完成,为游戏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
Q: 为什么游戏音乐采用多位作曲家合作?
A: 因为游戏本身是一段探索太空的旅程,包含多种情感和场景,使用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可以丰富游戏的音乐纹理,增强玩家的沉浸感。